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中小学教育》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期刊网收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教育专业期刊。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育教学学术交流,给一线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展示自己教育教学才能的平台,为评职晋级提供理论依据! 国内刊号:CN11-4299/G4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邮发代号:2-597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我与你”的“对话”——存在主义师生观的反思
信息来源:《中小学教育》杂志官网 发表时间: 2017/10/31 阅读数:594

“我与你”的“对话”——存在主义师生观的反思

张晨

摘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石就是师生关系的和谐,而存在主义关于“我与你”的“对话”师生观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功利性的教育观注入了生命色彩。本文拟在对存在主义师生观作简要论述与分析,来阐明这种平等的“对话”师生观的意义,以促进我国教育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对话”;存在主义;师生观

    中图分类号: G40-02

存在主义哲学隶属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且是其中影响最深,发展最大的一个流派。存在主义萌芽于丹麦,产生于德国,发展于法国,广泛传播于世界。人的存在与价值是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它倡导主体性、人性及个性的弘扬,“人道主义”是它的标签。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如明珠璀璨,其师生观对构建民主平等的“对话”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存在主义哲学的师生观

存在主义者标榜自己是高扬人的哲学,强调“存在先于本质”,因此,他们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存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人自我实现,“教育的最深刻、最基本的根据,或者说,教育的出发点、着眼点、归结点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1]。因而自我生成教育观就是存在主义哲学观的起点与基础。

1.1教师:学生自我生成的启发者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长期的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法”,也叫“问答法”。其伟大意义在于,它肯定了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教育。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同等的,无高低之分,双方可以通过无止境的追问探讨、自由思考来自我教育,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硬性强加给学生,而是激发他们去探索,是促进和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的启发者。苏格拉底式教育正是存在主义教育者所追求的教育理想。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教育、培育和控制进行了对比,他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2],因此教育不同于培养与控制就在于,教育不是机械的“做”以及意志的强行施加,教师不该是手握剪刀随意挥舞的园丁也不是手持鞭子肆意指挥的驯兽师,而是与学生交流活动的启发者。

1.2学生:自由选择与自我教育者

存在主义者强调人是通过自由的选择来造就自我的,并且十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实现,他们认为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是选择者而不是模仿与顺从的下位者。因此在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个人的自由选择,以充实个人的自我存在并通过对知识的自由选择去实现个体的“自我生成”。当然,自由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选择,而是伴随着相应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让道德责任和法律制度的概念根植于灵魂深处,增强自我控制,获得更大的精神自由。另外,存在主义还认为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教育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因此存在主义认为自我教育是最佳的教育。雅斯贝尔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十分注重,他指出,“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如何充分生成。[3]所以,学生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的使命是引导学生走向自由选择和自我教育的道路。

1.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与你”的平等“对话”

教师与学生间的师生关系是于教育过程中所生成的一种联系,是一种根本的人际关系。存在主义哲学家布贝尔将人与人的关系分成两种,一是认识与被认识、作用与被作用的“我与它”的主客关系,这种关系与强加的灌输式教育类似,教师将学生当做作用的客体,单向的施加影响。另一种是“我与你”的这种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存在主义者正是倡导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他们认为,教师和学生角色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有完整独立人格及主体性的人,这一点并不因他们身处教育领域而有所改变。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正应该是这样一种“我与你”两个自由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布贝尔反对教师的个人专制,学生唯教师意志是从,灌输式的教学法,在其著作《我与你》中提出了“对话”理论,认为“教育中的关系是一种十足的对话关系”[4]“对话”是存在主义哲学中最理想的教育方式,也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人互相交流而进行的双向互动的方式。这种“对话”不仅指二者之间的言语交谈,更深层次的指双方的内心思想的联通与敞放,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5]。雅斯贝尔斯针认为只有达到存在之交流才是符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对话”,更是灵魂的敞亮。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对话”的交往,而非单向的“训练”或“教导”。

2存在主义师生观的意义

存在主义进入教育界,思维影响甚大。“存在主义是关于一种个人生活的哲学,它一定会对教育表现有深刻的洞察力,因为教育是一种个人塑造自己或被塑造的过程。”[6]存在主义师生观为教育观念的更新提供了新视角,启迪教育者走出固执旧观念的限制而重新确立起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

2.1灌输式教育下照进的人性光辉

灌输式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讲授的教师,二是倾听的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将学生当做物来看待,灌输既定知识,强加自己意志,让学生被动地、单方面地接受,这样就剥夺了学生真正思考的能力,更甚的是在这种把控中,教育泯灭了学生的独特个性与生命力,也失去了实现其人性化的历史使命。

对比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的这种“我与它”单向性的主客关系,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定义是拥有自我生成及参与能力的个体,并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师生互为主体,彼此应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关系,这为师生关系照进了不一样的人性光辉。因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并时刻处于这些关系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单独存在,只有在这种平等的“我——你”的对话中,主体之间才能互相契合,敞亮共生。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在这种形式的对话中,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精神和可能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意味着思维的相遇、心灵的敞开以及生命的契合,学生作为参与的主体,只有在“对话”的关系中自我认识才是可能的,师生关系更应该建立在“我与你”对话而非“我与它”的单向度灌输上。

2.2  功利性教育下注入的生命色彩

在我国,功利性教育观历史悠久。自唐代科举制度实施以来,教育功利性扎根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又儒家文化几千年的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呵护,它已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教育被视为国家目标实现的工具,家庭“光耀门楣”的跳板。学校家长都在为学生决定学什么有用、该学什么,而不是去倾听孩子的声音问他们想学什么。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都犹如成长在藩篱里,无法伸出枝桠,自由生长。教育通向灵魂深处的道路被遮挡,教育迷失在一片功利性的狂妄叫嚣之中。受教育者拥有了“理性”却成为了丧失“生命色彩”的工具,被动的服从和顺应充斥进生命,失去了作为灵性生命的自我选择和反思的能力。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起本质特征。但是在功利性教育观的侵染下,一味追求功利的教育,就好像学生“带着镣铐”却被要求舞出精美的舞蹈,它使教育结果优先于教育过程。

在这种功利性的教育观泛滥的时代,教育这种本该是灵魂间交流的活动失去其本身的意义。存在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人,其教学观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课程的设置更应以学生需要为本位,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切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境;其师生观也强调师生间的交流“对话”,这种“对话”是基于真诚与相互信任,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为充斥着功利性的教育注入了一股生命的色彩,呼唤着将功利剥离出教育,还她本身面目。

3“我与你”的“对话”师生观的建立

存在主义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重视个人的自由选择与责任,提倡“我与你”的“对话”师生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关系,有利于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7]只有建立这种关系,师生才是真正站在同一平台上,才能理解学生,让学生作为学习真正的主体而存在。

3.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差异性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而他们总是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尊重并考虑其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更应避免将学生划分优差等级,给学生按照家庭条件或学习成绩贴上“标签”,而应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给使学生尽可能发挥自我,展示自我个性,成为他自己,而不是一个模子下批量生产的人。同时应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课程选择应尽量凸现显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及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及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让学生更为自觉主动地掌握;在教学组织上,以班级教学为主,注重开展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课外实践,挖掘学生特长。真正实现两个主体间体现平等的“我与你”。

3.2教师与学生要互相热爱并理解

爱和理解是人的基本需要,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情感基础,也是师生之间进行开放敞亮“对话”的桥梁。教师要热爱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在重视并引导学生的各方面成长的同时,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善于发现学生的困惑与各种问题,并运用自己的洞察力与见识给予恰当的指导。如今,校园暴力的频繁发生,师生关系不当与教师的未能及时发现隐患占很大一部分因素。当然,学生同样也要热爱并理解教师,认识教师职业的伟大与崇高,尊重教师为班级为学生所付出的辛劳,学会换位思考,体谅教师的工作与其的种种不易,这样师生之间不断保持思想、情感与心灵的“对话”,才能创建一个积极、友爱与和谐的教育环境。

3.3力主启发性教学,还学生知识的原汁原味

教师应当把每门学科当做人类活动的成果吸收消化,成为自己内在经验的一部分,向学生提供自己深刻理解的内容与感情,在把这些内容呈现给学生时,教师要注意不能强加于学生自己的解释,也不能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教师与学生并不是上下级般的俯仰关系,不要对学生施加隐蔽性或引导性灌输。教师应力求提供多的见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取舍,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反省,使学生对事情的本质有透彻的理解与自己的看法,并在自由的学习中发展自己,同时也能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加深师生间的相互信任,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崔相录.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 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186.

[2][3][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M ].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4、12.

[4]布伯,人与人[ M ].张建,译.作家出版社1992,119.

[6]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 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06.

[7]张全新.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 M ].泰山出版社2004,208.

 

 

 

360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