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中小学教育》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期刊网收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教育专业期刊。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育教学学术交流,给一线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展示自己教育教学才能的平台,为评职晋级提供理论依据! 国内刊号:CN11-4299/G4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邮发代号:2-597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浅析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和管理者,是经常与学生在一起的人。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因此,班主任应随时代发展加强德育理念的学习,及时巩固既有的经验成果,并能科学的运用于实际德育工作中。真正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针。
一、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德育意识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弃旧换新、弃旧充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矛盾,需要斗争。解决矛盾要讲究方法,既不能“一刀切”,也不可能做到“一刀切”。只能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逐步形成共识。更新德育观念,应当有一个积极主动、科学认真的态度。这种态度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者乃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首先树立新的人才观,即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但是在现实中,受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班主任的工作依然以“提高学生成绩及班级排名”为主,很难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心上,这就使得德育工作的效率始终处于较低状态。由此可见,要想有效提高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必须创新班主任的教育理念,使其充分认识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影响,从而较好地完成从重视学生成绩过渡到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以往的工作中,班主任通常每周都会给学生组织一次集体班会,主要总结上一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而当前,班主任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外,还应在班会中通报学生在上一周所做的好人好事情况,甚至还可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政治问题。教师工作内容的转变可引导学生将自己学习的重点从单纯的重视学习转变到德育发展上来,使学生在更加和谐的德育气氛中学习与生活,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德育意识。
二、制定可行班规、树立良好班风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大家庭,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来管理,一套完善的班规来源与民主。在制定班规时,要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来参与班级的建设,民主制定班规。在班规的执行过程中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督促学生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好的班风,把班级创建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不断的发掘。良好的班风是班级顺利开展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一个班级要有凝聚力,就必须加强团结,营造一种健康的班级氛围:班里的事就是我的事,我是班级的主人。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班级好舵手、好导师、学生的好榜样;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可我坚信:一份功劳,一分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着的班级朝气蓬勃、井然有序地向前发展时,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有所成功和收获时,我心花怒放。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实践证明:有了正确地良好的班风、班规,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学习生活,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客观上要求初中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利用社会实践,促进德育教育
学生最主要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家庭,然而还有一段时间需要班主任把握住,那就是社会实践的环节。虽然这一时间段很短,但是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因为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思想和问题,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例如,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遇到人们围观一个摔倒的老人,没有人扶的现象,他们将受到怎样的教育,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将变得更加冷漠。再如,一些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这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因为网络上灰色的、黄色的信息很多,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屏蔽。这些都是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班主任应结合学校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正面的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养老院,为老人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进入军营,感受军人铁一般的纪律;走进高校,感受大学的学习氛围……这些社会实践可以正面构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有效认识,传播正能量。其次,有针对性地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社会问题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不能使用堵的方法,因为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产生一个深层次矛盾。这就像大禹治水一样,需要进一步疏导,分析其中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东西。最后,借助网络,延伸对学生的德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机会和时间更多,班主任也需要抓住这一平台,开展德育。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对学生十分重要,因为学生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班主任需要抓住学校管理的有利时机,需要结合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更加需要实现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收到德育教学效果。
德育是关系到学生一生幸福的大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立德的目的是为了树人,树“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人,树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德是做人之基,只有在具备高尚思想品德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学习才有动力,成才才有保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再接再励,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